船舶行業作為軍工發展重要的一部分,近年來新承接訂單與手持訂單數量均呈下行趨勢。2020年新承接訂單較上年下降0.48%為2893萬載重噸,手持訂單數量為7111萬載重噸,較上年下降12.92%。同時,行業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大幅提升壓縮了利潤空間,2020年利潤總額為47.8億元,較上年下降17.3%。
受此影響,行業內頭部企業的運營能力也逐年下降??傮w看來,行業景氣度的下降以及成本的不斷上升使得船舶行業發展面臨較大阻力。
船舶工業行業訂單情況逐年走低
軍工行業是國家安全的支柱,承擔國防科研生產任務,為國家武裝力量提供各種武器裝備研制。目前軍工行業的基本分類主要有:核工業、航空工業、航天工業、船舶工業、兵器工業五個類別。
其中船舶工業在確保國家的國防安全和推動我國交通運輸業、海洋開發業等重要國民經濟部門的發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2013-2020年我國造船承接的新船訂單與手持訂單整體呈下降趨勢。
2020年,全國造船承接新船訂單289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0.48%。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711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2.9%。
造船成本上升限制行業發展
船舶工業中的利潤有大部分來自于船舶制造,鋼材作為造船的主要原料,其價格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造船的成本。
根據鋼材的價格指數的走勢來看,近段時間來鋼材的價格整體呈上升趨勢,原因除了各類建設項目和企業提前復工復產釋放了鋼材需求外,還因為鋼材的制造原料鐵礦石的價格大幅上升。
行業利潤總額總體呈下降趨勢
2010-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整體呈下降趨勢。船舶工業企業主要由船舶制造企業、船舶配套企業、船舶修理企業、船舶改裝企業、船舶拆除企業與海工裝備制造企業構成。
2020年全年,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8億元,同比下降約17.3%。其中,船舶制造企業9.3億元,同比下降84.3%;船舶配套企業17.4億元,同比下降25.3%;船舶修理企業19.3億元,同比增長13倍;船舶改裝企業4.8億元,同比增長33.3%;船舶拆除企業1.4億元,同比下降41.7%;海工裝備制造企業虧損4.2億元,同比減虧17.3億元;航標器材及其他浮動裝置的制造企業虧損0.2億元,與上年持平。
船舶行業代表性企業運營能力普遍下降
國內船舶行業的代表性企業有中國重工、中國船舶、中船科技與中船防務,這四家代表性企業2015-2020年前三季的總資產周轉率總體呈下降趨勢,可以發現,船舶行業整體景氣度的下降對頭部公司造成了影響,同時造船成本的上升也帶來了一定的阻力。